疫情还在肆虐,武汉疫情防控措施逐步升级。在湖北大学,43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毅然选择了留汉留校,与武汉在一起,与湖大在一起,只因为相信“中国一定能战胜病毒疫情”“武汉很快就会好起来”“武汉加油”。

上图巴西籍留学生马飞龙
“战胜疫情,我对中国很有信心。”巴西籍留学生林善施是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一名汉语进修生。林善施说:"我的信心来自于中国政府及时有效的防控举措。在人口流动最大的春运期间,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迅速行动,采取果断措施防控疫情。作为一个学习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学生,对短短10天内崛起的火神山医院印象深刻,这样的执行力,是中国制度下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的展示,让我在这里很安心。"

来自法国的汉语进修生克莱蒙则被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凝聚力所感动。"在法国的朋友会为病毒感到恐慌,而我所有的中国朋友都在给我支持,告诉我要保护自己,要小心,并且像家人一样给我许多建议与帮助,体现了中国大爱与责任担当。"正因如此,本来有机会回国的克莱蒙毅然选择留下来,报名成为了一名防疫志愿者,专门搜集在校留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做了大量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学校为留校的学生提供了口罩、温度计和消毒产品等防疫物资。班主任每天都与各自的学生沟通,每天询问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老师们为我们的签证、住宿和食物问题提供了很多帮助。学校的食堂也每天开放,原本应该关闭的超市每周开放两次,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购买食物。在这里,我们都深切感受到了政府和学校为我们提供的支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克莱蒙说,疫情发生后,学校和学院一方面为同学们搜集准备了防疫知识手册,提供了防护物资,另一方面帮助解决大家的学习生活问题。2月4日,湖北大学校领导和学校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代表学校看望慰问了留校学生。

来自乌干达的艺术设计学硕士研究生齐昂立也选择留在中国,留在武汉。"我选择留下来是因为我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这次疫情,我的家人也很担心我,想让我回家。但是我觉得在中国很安全,没有被隔离的感觉,相反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我对中国,对中国人,有信心!"齐昂立说。目前,湖北大学延迟开学的通知已经发放给了每一位留学生,教师们都在积极准备线上授课,齐昂立和同学们也正准备开始迎接这个特殊的新学期。
来自英国的汉语进修生乔治说“目前很多安全卫生的措施已成为大家的常识,所以我坚信自己和城市都可以战胜病毒。”乔治说:“我能感受到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还是身边很多中国人都在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我在路上骑自行车时就看到有一对夫妻正在拍摄视频,对着相机高呼‘加油武汉’”。
湖北大学巴基斯坦籍博士生苏坦说:“中国已经表现出了一个国家应有的责任和态度,并且在全球健康问题上的表现值得全球信赖。在我看来,中国已经做出了很杰出的努力,很短时间建设了可容纳1000张床的医院,每个中国公民表现出来了极高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我坚信,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办法对新型疾病有这样的意识和举措。中国政府为避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而采取的防控措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巴基斯坦人,我为我们(两国)的关系感到自豪。”
湖北大学柬埔寨籍本科生郑嘉恩说:“湖北武汉有难,中国举全国之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真的说得一点都没错。中国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只要有任何一方遇到困难,大家都会赶过来相救。特别是那些来自全国各地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还有那些不顾昼夜10天之内建成医院的建筑工人们。有了他们的坚持与守护,我相信疫情很快就会得到控制。我们留校的学生因为有学校老师们的悉心照顾,让我们觉得身处异乡却犹如家一般的温暖。”
郑嘉恩说:“我相信疫情很快就会得到控制,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天底下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大家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我期待疫情过后平平安安的你们、期待疫情过后看到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以及疫情过后热热闹闹的武汉!我们应全力配合学校的措施,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吧!”
几内亚籍硕士生Keita为中国日报英文版自发撰稿,向世界介绍中国抗击疫情的情况以及他的亲身感受,并对湖北大学表达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