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吊脚楼、摆手舞、织锦技艺、傩戏……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游客能够“云游”土家族传统村落,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12月10日,湖北大学召开“国家艺术基金——土家族传统村落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平台项目成果汇报暨专家研讨会”。来自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相关高校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线上线下参与活动,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
活动现场。晏华华摄
项目负责人、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余日季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经过两年打磨,项目团队基于土家族典型的8个村落文旅资源,共完成了38个数字交互艺术体验作品。
“这些作品包含VR沉浸式数字交互体验、3D数字全景影像、AR数字交互体验以及XR沉浸式剧场展演四个类别。”余日季分析了技术原理并回顾了创作历程,“我们结合空间实景数据采集、数字三维建模、数字3D动画、全景数字影像等现代科技手段,最大化还原土家村落的原始风貌,实现了对传统村落和文化事象的现场体验感、时空穿越感和身临其境感。”
3D数字全景影像。湖北大学供图
余日季表示,为了惠及更多受众,团队成员在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推广项目成果。受众可以在此项目的官网、微信公众号以及B站等平台浏览数字艺术作品,还可以到湖北省图书馆、清江画廊、长阳土家民俗文化村等景区亲身体验。此前,项目成果在2021世界VR产业博览会、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亮相,游客争相体验,大呼过瘾。
“借力VR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强化土家族传统民间艺术的有效展示、体验与传播,对传承和弘扬土家族传统民间艺术具有积极的意义。”余日季介绍,项目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0项、获各类荣誉奖项45次,产生了学术论文4篇。有效拉动了社会资金投入,促进土家特色“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创造性转化,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推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研讨环节,湖北大学特聘教授刘玉堂、湖北大学教授孟华平、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周艳、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蔡新元、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清堂、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朱明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黄心渊、深圳大学教授田少煦,围绕项目的社会意义、技术路径、艺术表达等议题展开讨论,凝聚共识,充分肯定了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土家族传统村落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平台”是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湖北大学联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在项目的推动下,长阳土家民族文化数字展示馆获得地方财政经费450万元,清江画廊文化旅游景区拟构建XR数字体验区,拟投入建设经费200万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 通讯员晏华华)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4367a991385c41bdb7eaa07065685a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