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以“智能驱动未来,融合赋能产业”为主题,以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产业化应用为焦点,旨在深入探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突破、产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跨学科融合发展等问题,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赋能湖北省高端装备、机器人、工业母机、光电子信息、大健康等产业提质增效,为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一、会议时间
2025年5月27日(星期二)9:00—17:40
二、会议地址
湖北大学会议中心思齐厅
三、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湖北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本科生院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智能制造学院
四、报告专家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一)董焕丽:《有机半导体晶体管器件》
专家介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师从胡文平研究员,朱道本院士),之后留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一直致力于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研究,以通讯作者在Nat. Photonics, Nat. Rev. Mater., Sci. Adv., Adv. Mater.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SCI引用2.2万余次,H-index 68。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显示领域重点专项、国家杰青、基金委重点、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培育课题等。以第二/第五完成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3,2016)、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化学会“利华益”化学创新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卢嘉锡优秀导师等奖励,入选首批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结题优秀)。任Wearable Electronics创刊主编,the Innovation、Science Bulletin、SmartMat、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等期刊青年编委/编委,任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秘书长。
(二)徐刚:《MOFs薄膜气敏传感器》
专家介绍: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组长。08年博士毕业于物构所,随后先后获得日本JSPS奖学金和德国洪堡奖学金,分别在日本京都大学,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等地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回到福建物构所工作,主要从事导电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Mater.、Nat.Commun.等期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面上项目、中科院前言重点研究项目等。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委会委员、Sci.Bull.特邀请编委和多个学术杂志的青年编委(Chin. J. Stru. Chem.和无机化学学报)。获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福州青年科技奖等奖励。
(三)李立军:《以产教融合为径实现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领域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培养》
专家介绍:正高级工程师,宁波慈星股份董事/副总裁、慈星智能产业学院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董事/投融资委员会主席,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中国毛纺织协会“十三五”毛纺织行业“科技带头人",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工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国家“智能机器人“重大专项评审专家、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浙江省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宁波市第一层次领军和拔尖人才,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编委。曾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蒋荣良:《具身智能技术创新实践,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专家介绍:高级工程师,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长期负责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工作。2022年9月当选湖北省制造业工程师协会副会长。自2023年起,先后参与江汉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院校的校企合作项目,推动数控技术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建设。2024年12月代表公司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数控技术与产业升级协作。截至2025年,担任云南华溪数控装备有限公司高管职务。
(五)陈威:《格力智能制造发展之路》
专家介绍: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设备技术研究和管理经营工作。2005年至2018年在格力电器设备动力部工作,历任设备动力部技术员、主任、部长助理、副部长;2018年至今历任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2015年度获得广东省节能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获得珠海市产业青年优秀人才称号。
(六)夏晓红:《人形机器人电子鼻关键材料和器件研究》
专家介绍: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和国际交流工作。夏晓红教授2007年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同年入职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科学学院,2010年赴英国博尔顿大学访问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加入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晋升教授。夏晓红教授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取向生长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气敏性能调控及气敏元件研发;TiO2、NiO、CuO等无机氧化物同质/异质结的制备、性能表征及其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等资助。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二十余项。